创始人 有意识的专业
博主
分享这些内容
标签:

《The Conscious Interview: Nick Diggins》

2016年1月8日
创始人 有意识的专业
博主
分享这些内容

我们迫不及待地想向您展示我们今年第一次有意识的采访!
这个月我们有幸与尼克·迪金斯交谈并了解他!

Nickdiggins

Nick教授正念课程已经9年多了,在此期间他教授了130多门8周的正念课程。他已经在佛教中练习正念冥想超过20年了,你可以在这里了解更多关于他的信息:

www.mindfulnessforwellbeing.co.uk

现在轮到尼克了,希望你喜欢!

家在哪里?

从这个词的真正意义上说,我相信家是我们从自我疏离中回归时的感觉。也就是说,当我们放弃批判性的判断、期望和限制自我的观点,这些观点已经定义了我们认为自己是谁,我们可以真正回归。

它不是回到一个总是整洁和舒适的地方。它可能包括任何一种体验、情感或精神状态。但当会见了全力的愿意开放直接的生活,就像,可以有“脱落”意义上的“dividedness”和不完备,我们经常感觉,这可以让我们感到孤独,威胁和孤立的,而是回归的感觉可以有连接和真实性。

你第一次接触正念/冥想是什么时候?

我在1990年参加了一个佛教冥想课程,之后是我的第一次冥想静修。这个冥想课程更侧重于培养专注力(通过专注于呼吸),而不是我现在所教的那种专注力。

那时候我生活中经历了很多痛苦,在练习中无法安定下来,所以在那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我放弃了冥想的练习。我还发现佛教的教义(尤其是无常)比我准备好的更能引起共鸣,我进入了一场重大的生活危机,感觉我的世界里没有什么是稳定的。

几个月后,我恢复了一些内在的稳定感,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我断断续续地参加冥想课程,最终学会了更广泛的专注于每时每刻产生的任何事物的修习。我发现阅读禅师一行的书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什么是正念,而不是在冥想中进入集中的思维状态的狭隘目标。从1995年开始,我每周参加冥想课程,逐渐建立起自己的日常练习。

描述一下你每天做的一项保持冷静和集中的练习?

我坐30-40分钟。为了安定下来,我首先用呼吸集中于身体的感觉,然后我感觉自己进入了宽敞的觉知——注意每时每刻升起的任何事物。

我一直练习很长时间(超过20年),我学习很多的教义(大,自和Advaita)强调认识到原始意识的所有现象产生和传递(所有现象本质上是“由”)——所以我正念练习自然倾向于在这个方向上:认识到所有现象背后的开放、开阔和清晰。所以我自己的做法是很强烈影响的学说虽然当我教冥想我只教正念练习——一个特定的质量感觉注意力,思想,情感和我们周围的世界——我觉得这是最安全的,对大多数人来说最合适的和有益的实践。

商业世界如何从正念中受益?

关于工作和工作环境的正念练习有很多好处已经被确认。这些包括:减少压力,保持积极压力而不是消极压力的能力;提高情商和与同事成功沟通的能力;战略思维、幸福感、生产力、决策力、创造力和适应力都有所提高。

“数字幸福”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我想它指的是一种可能性即现代科技可以服务于幸福和充实,而不是消耗和增加压力。我当然可以看到数字技术提高我自己的幸福的方式——从增加获取营养和灵感的来源,也是一种交流和联系的媒介。

你认为科技会增加还是减少人们的幸福感?

我认为科技已经做到了这两点,并将继续做到这两点。“信息时代”有可能使我们进一步疏远我们的直接经验——看到这么多年轻人生活在电脑屏幕后面,彼此不说话,也不玩球,真是令人震惊。但同样,如果没有科技,全球在促进福祉方面的利益也不可能(就目前的规模而言)。大多数预定我的正念课程的人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们找到了我的网站。

平装书或kindle ?

两个!

你得到过的最好的建议是什么?

如果我要给一个诚实和严肃的回答,它将是一个“指出”来自各种精神传统的指示,我已经受到启发,可以呈现如下:

“看看你本来的样子,在所有的困惑和误解之下,是觉知的开放爱的空间,一切都在其中起起伏。”当你意识到这一点时,你会重新发现,你的真正本质已经是爱、创造力、能量和潜能,而那个真正的本质只是暂时被试图修复、改善或美化自己的不懈努力所掩盖。”

你最喜欢的名言是什么?

几年前,我在新闻上看到少林寺和尚的发言人接受采访。我记得他被问到他们的功夫和训练,他说:

“我们来这里是为了向世界传递一个信息——这个信息就是,永远都不晚也不早。”

如果你现在可以去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你会去哪里?

嘿,它应该就在这里,与此时此刻零距离,直接体验,没有预设,假设或判断。这才是真正的生活!!

*详情请浏览:
有意识的专业
公司正念,弹性和福祉解决方案之家
www.theconsciousprofessional.com

标签:

相关内容

回复(0)

登录注册参加讨论。

目前尚无回复,请先发布回复。